读屏软件请按F8键进入浏览

首页
>> 走进皋兰 >> 文化考古

什川境内古长城遗址
发布日期:2015-11-27来源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

什川境内长城始建于秦朝,明代万历元年补修,是兰州长城向北方向的延伸。什川河南岸深沟梁有从兰州接续而来的城头,与河北岸原四辆水车码头旁城头相接应。北岸城墙向北延伸至原教场,教场城上有黑阁楼一座。城墙继续向北延伸至大什子路西端,有一座跨街的龙王楼建在城上。长城从龙王楼向北包绕了北庄村。明清时期,北庄居民为了交通方便,在城墙下部挖开了一个门洞,人们把门洞相连的那条街叫做“洞洞街”。1904年河水暴涨时,什川长城残段被浸塌。1957年兴修水利时,在教场长城旧址上建起主干渠道。现存长城(边墙),位于黄河南岸以上的小深沟崖头上,边墙残段长3米、宽4米,石块垒砌残高1.2米,上面覆盖黄土0.7米。此处背依石山,崖头石壁数仞,如刀削斧凿一般。

昔日的什川长城之走向,从小深沟岭蜿蜒而下,跨过黄河后又从上车村桃园社(四辆水车处)起,沿什川教场地中间和黑街(改)楼地中间一直北上到黑虎庙旁,沿河崖再往北延伸约总长1公里。

据《金县县志》载:“长城之在金县境内者,自西皋兰县交界之桑园峡,长十余里,——俗呼为边墙。”又据《金县新志稿》长城条载:“什川堡,旧址,今有一里余,为明筑。”说明什川境内的长城属明代所筑。注:什川明清以来为榆中县(金县)所辖,1958年划属皋兰县辖。

1987年县文物普查小组对什川长城普查处理意见:什川长城为明代所筑。据《金县新志稿》、《地理志·古绩片》载:“长城,明时番郎据松山,因沿河筑墙……俗呼为边墙者是也,也在金县境内,自西北沿河而东至什川堡,旧址今有一里余”。今只有其遗址,仅作登记,无保存单位。

 什川境内烽燧及遗址

 烽燧概述

 烽燧也叫烟墩,烽火台。古烽燧是长城形制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古代军事观察、传递情报,发出警讯的前沿哨所。大部分建在山顶上和川地转折处。古代凡边陲、要隘、道路等处,均设置烽燧,并屯兵戍守,如有敌情,夜间放火,白天燃烟。放火曰烽,燃烟曰燧。

什川地处黄河沿岸,历史上为金城、皋兰、金县外围屏障。境内烽燧遗址并不多,目前见于最早的文字记载为明代建筑有泥湾烽燧、什川黑窑洞烽燧和糜不老墩烽燧三处。

烽燧大多建筑在高山地带,燧体由黄土夯筑而成,呈棱柱(覆斗体)形,周围有防御性壕沟工事,派戍兵守望。

泥湾烽燧遗址

泥湾烽燧位于泥湾村村庄西侧最高的山顶上,东面山下为南北走向的草场沟,沟内为泥湾五社村民农舍;两面群山连绵;南面山下为东西走向的大石柱子沟,沟内北部台地上座落着数十户人家。

烽燧所建山顶地势略平,上有古代开垦的旱山地。东与什川黑窑洞烽燧相呼应,西与邵家塘烽燧相应。

此烽燧现状为黄土夯筑而成,外形如覆斗体,顶部3米见方,高9米底部周长56米,夯层厚约0.15米。属明代修筑。

1987年县文物普查小组处理意见:仅作登记,不列为保护单位。

黑窑洞烽燧遗址

黑窑洞烽燧遗址位于北庄村东北面的凤凰山顶峰。东依连绵的群山,西瞰什川盆地。烽燧南面山下有一条东北走向的大沟,通向原什川管辖的西山村。烽燧距各村民居约3.5公里。北望河口村,相距4公里。烽燧建筑在凤凰山顶上,上部覆盖黄土,下部为石山底座,南面山下有坐北向南的黑窑洞数孔,今窑洞都塌陷,但残址犹存。此烽燧东与糜不老墩烽燧,西与泥湾烽燧相照应。

烽燧依山而建,夯筑而成,形如覆钵,高7米,顶部2米见方,基部周长47米,夯层厚约0.15米。周围设有防卫壕沟,宽2米,深1.2米,周长110米,据明代顾炎武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载:明代兰州参将营所辖墩台十七座中,有黑窑洞墩烽燧,故属明代所建筑。

1987年县文物普查小组实地踏勘后,提出处理意见是:仅作记录,不列为保护单位。

 糜不老墩烽燧遗址

 糜不老墩烽燧位于接官亭村大阴岔头山峰顶上。东北距榆中县哈岘乡东湾村约9公里,西南距接官亭村庄约8公里,正南正北数十里之地内群山连绵,荒无人烟。这里地势高峻,比其他山峰高出数十米。此烽燧现状是:东北与榆中县东湾烽燧、西北与什川黑窑洞烽燧、正北与榆中县鹿谷子沟烽燧遥相呼应。烽燧由黄土夯筑而成院落,呈覆斗形,长70米,宽35米,墩高10米,顶部宽3米,底部宽10米。据考证为汉代建造,是皋兰县现存最为壮观的烽燧。建国后约在五十年代,烽燧顶部国家航空部门设置有导航座标。

据明代顾炎武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载:兰州卫所辖墩台二十七座中,糜不老墩烽燧为其中墩台之一。另据《榆中县志采访录》载:五十年代初此墩台列入榆中县境内的烽燧之一。后于1958年将什川划属皋兰县管辖,随将此山梁及烽燧划归什川乡管辖。1987年县文物普查小组进行实地踏勘,认为烽燧遗址等保存完好,可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,进行修缮保护。
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